城商行系消金公司破局:差异化经营 抢占新市民市场

2022-09-09 16:18:02

http://tianshanghuanbao.com

  国内消费金融赛道的竞争正在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已“摩拳擦掌”,行业格局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近日,兰州银行(001227.SZ)董事长许建平在2021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将在监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开展理财子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牌照的申请工作,打造专业化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此外,多家城商行也相继对外宣布将积极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其中,湖州银行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行拟申请发起设立以绿色金融为特色的消费金融公司。江阴银行(002807.SZ)此前也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全票通过拟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议案等。南京银行近期收购苏宁消费金融控股权已经宁波银行收购华融消费金融控股权,均实现了消费金融牌照的布局。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表示,虽然区域性城商行布局消费金融牌照可以破解此前不能全国展业的难题,但是单靠资金、客源支持,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很难承担城商行试图全国展业的重任。要想破局,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需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

  中银消金首席运营官章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未来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很可能围绕着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展开。

  破解全国展业难题

  2021年2月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业界普遍认为,这是城商行发力消费金融牌照的主要原因。在王诗强看来,根据监管政策规定,一些城商行经营受到区域限制,只能在有分支机构的城市开展业务,这会大大限制其业务的发展。而消费金融业务经过近十年的行业洗涤,已经总结出了很多成功经验,因此,城商行在消费金融领域拥有一定经验,申请或者收购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开展消金业务对于城商行间接扩大业务规模是有帮助的。

  不过,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记者,虽然城商行通过同业授信的方式给旗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可以破解城商行不能全国展业的难题,但仍受杠杆比例的限制。

  根据一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监管意在逐步压降同业规模及占比,并对不同监管评级的银行做出限制,全部同业资产与一级资本净额之比的比例按不同评级分别不能超过300%、400%、500%;与之对应,全部同业负债与一级资本净额的比值分别不能超过200%、300%、400%。

  虽然尚未有监管部门的公开文件证实该消息,但是多位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监管对银行的同业授信确有一定限制。

  不过在王诗强看来,同业借款受限并不是制约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城商行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为消费金融公司解决资金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增资;为消费金融公司外部融资提供担保,一些资金方也会根据股东背景向消费金融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此外,一些证券公司也会帮助有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发行ABS、债券等募集资金,从而解决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问题。

  对此,上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进一步表示,有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在进行外部融资时有银行背书,其风险评估较低,因此其融资成本可能比没有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低。

  搅动现有格局难

  “影响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状况的因素有很多。”王诗强指出,首先,要看城商行的持股比例以及参股股东的支持力度。如果城商行持股比例较低,其对消费金融公司的支持力度就会较低;如果其持股比例较高,支持力度会相应较高。

  同时,新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与城商行内部消费金融部门、信用卡中心是竞争关系,从银行内部导流客户给消费金融公司难度很大。即使城商行此前获得一些非分支机构所在地的客户可以导流给下属消费金融公司,但是也需要客户授权后才能共享客户资料,这一步就已经将一部分客户资源“拒之门外”。

  根据2021年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企业在存储用户信息的时候需要事先得到用户的明确同意,确立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新法规颁布后,用户的手机号、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包括用户手机的设备号以及浏览行为,都是用户隐私数据、敏感信息,如果金融机构要收集这些信息是必须通过用户明确授权的。”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数字营销事业部产品技术负责人任立勇表示。

  此外,王诗强指出,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在拓展消费金融业务时往往因缺少场景支持而展业受限,因此一些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助贷导流展业在其总体业务中占比较高。新入局的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如果也以此种方式展业,那么将很难打破现有消费金融公司格局。

  最后,王诗强指出,作为中小银行的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客户信息掌握有限、模型开发人才不足等因素导致风险控制水平一般,这也是过去一些银行展业时需要助贷公司进行兜底担保的原因之一。

  根据零壹智库数据,30家消费金融机构中,有18家为城商行系消费金融机构。虽然数量较多,但是资产规模仍较小。

  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从已经披露总资产的消费金融公司来看,2021年总资产排前五名的分别是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以下简称“马上消费”)、 中银消费金融(以下简称“中银消金”)、 中邮消费金融,总资产分别为1496.98亿元、617.95亿元、610.91亿元、543.26亿元、444.22亿元。前五名总资产合计占到了已公布2021年财务数据的17家消金公司总资产约七成。资产规模排名第六位的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资产规模达到366.44亿元,但是净利润为4.51亿元,不足资产规模排名第五位的中邮消费金融的一半。

  在上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看来,城商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对同业造成威胁可能更多地来自融资方面的竞争。“我们在资金方接入了一些城商行的资金,如果这些银行成功申请了消费金融牌照,势必会倾向于更多地给自家消费金融公司进行同业授信,在同业授信额度有限的情况下给其他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或将减少。还有一种可能是给到其他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成本会有所提升。”

  深耕新市民客群

  在业内看来,城商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想要在现有格局中实现突破,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尤其在新市民客群中抢占先机。城商行在服务新市民客群方面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可以为其旗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一定资源支持。

  《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与《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有力地支持了新市民的衣食住行及户籍等均等化的提升。新市民作为2022年一大热议话题,特别是在加强金融服务新市民的政策倾斜下,“金融有效服务新市民”的意识开始不断刻画在消金公司发展的核心目标中,这也意味着新市民群体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长期普惠金融问题。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的调研报告,新市民人群特征包括稳定性差、生活单一、社会保障参与度低、月光族、倾向于小额借贷。

  在马上消费研究院看来,新市民获取金融服务痛点在于银行业严监管、内部严风控和新市民弱资质之间的矛盾。如传统金融机构在为新市民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大中专毕业生,可能征信记录基本空白;新市民无城市户口或刚拿到户口2~3年,部分新市民没有固定工作、收入证明等,属于“征信白户”;或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有过不良征信记录,但这些客户也有非常强的信贷需求,其中也不乏一些优质客户,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差异化细分。传统金融机构风控无法根据新市民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筛选。

  马上消费研究院指出,在信贷业务中,对新市民这类构成成员多、从事工作范围广的居民,应当以场景为核心,从“商户”和“客户”双视角,基于场景消费挖掘多维度数据,刻画更为全面的用户“信用画像”。同时在风控维度上加以细化,在客户筛选环节的必填信息里,丰富标签维度,从“现居地址”“原籍地址”“居住时间”“从事工作”等具体的筛选条件,加上客户身份信息的验证环节交叉认证,从而帮助部分无法提供固定工作、收入证明的“白户新市民”完成授信,让他们在面临大额消费需求时,同样能够享受分期消费的惠及。有效解决新市民痛点带来的交易成本增加难题,消金公司实现“惠”及新市民。在建立了清晰的信用画像后,可根据不同身份人群打造相应贷款,类似于针对蓝领的蓝领贷,可打造适合灵活就业人群的贷款,适合在工作试用期的贷款,临时创业期的启动资金贷款或资金周转贷等。

  同时,马上消费研究院指出,也要拓宽金融渠道,注重推出适合新市民金融消费特点的线下线上服务,使其享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在章涛看来,理性消费、适度供给,会是这一行业的新常态,而长期来看,按照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作为增长引擎的作用日益凸显,居民消费率提升且储蓄率下降是大势所趋,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章涛表示,金融行业具有风险后置的特征,相对来说,银行股东背景的持牌消金公司会更加注重风险把控。当行业越来越规范,消金公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甚至大有可为。

  同时,章涛认为,如何把利率降下来是消费金融公司可提高竞争力的地方。消费金融公司应借助科技来守住风险底线,以及利用科技来降低运营成本。比如数据使用、利率制定以及营销推广和贷后催收等,都需要坚持在合规框架内更好使用科技手段来提升效率和降低单位成本。未来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很可能围绕着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展开。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锦州信息港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生活百科、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锦州信息港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