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 黑龙江大豆面积增幅明显 价格或承压下行

2022-10-29 04:54:07

无插件直播 https://www.wcjzb.tv
调研背景

  调研时间:2022年9月19日-9月23日

  调研目的:202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

  目前正值大豆收割期,我们前往齐齐哈尔-海伦-北安-讷河等地,了解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变化情况,单产,质量,补贴落实等情况。

  调研小结

  1 种植面积:2022年国家一号文件指出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此次调研过程中了解到,黑龙江周边大豆面积增幅在30%左右。

  2 大豆单产:2022年单产略低于去年同期,不同品种单产有所不同,东升系列单产在300-350斤/亩,部分高产的地能达到400斤/亩。

  3 大豆品质:今年大豆普遍蛋白含量偏低,粒行偏小,今年蛋白含量较去年低2-3个点,大粒占比10%左右,去年大粒占比能达到30-40%。主要今年黑龙江地区在大豆鼓粒期间干旱少雨,导致整体蛋白含量偏低,晚收大豆或许蛋白含量能稍有改善,但预期改善程度有限,整体蛋白含量偏低或已成定局。预计后期优质大豆与低品质大豆价差会扩大。

  4 种植成本:种植成本大幅提升,主要的增加还是地租,部分地区地租每亩增加200-300元,另外化肥农药成本增幅也在30-40%左右,总的成本大约是15000元/墒左右,农场由于管理更加精细,成本会略高。

  5 种植补贴:今年春季种植期间,国家鼓励多种植大豆,农户对大豆补贴预期较高,不过实际基本生产者补贴跟去年相同248元/亩,并没有增加,且部分地区农户未享受轮作补贴。

  6 下游需求:从了解的几家企业来看,发货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大豆价格高,进口大豆替代,以及疫情的影响,部分小豆制品厂面临倒闭,大豆下游需求并不理想。

  7 收购价格:海伦伦河镇大豆上市时间为9月6日,上市时间偏早,价格偏高,毛粮收购价格在3.00-3.15元,其他地区调研期间大豆未上市或处于上市初期,预计毛粮价格为2.8-2.9元/斤,认为整体价格不会过高。目前调研企业参与期现操作的较少,主要还是现货贸易为主。由于今年对后市价格不是很有信心,大部分企业不打算囤大豆,主要还是随收随卖。

  8 后市看法:虽然单产略低于去年,但由于今年面积增幅较大,整体的产量增加在200-250万吨左右,产量增加或限制后期大豆价格上方空间。不过今年种植成本大幅增加,若价格过低,农户惜售,对价格也会产生一定支撑。另外若价格过低,也会打击来年农户种植积极性,因此预计大豆价格下方空间也比较有限。短期关注十一后大豆大量上市期间,中储粮大豆收购价格。

  笔者观点:2022年在政策鼓励下,大豆面积增加明显,整体产量增幅预计在200-250万吨左右,而需求端在高价以及疫情的影响下并不理想,整体供需进一步改善,豆一价格缺乏进一步上涨的动力,随着大豆集中收割上市,豆价或承压下行。后期关注收储政策。

  调研纪要

  黑龙江大豆调研第一天

  9月19日上午,企业1。

  长春镇21年大豆基本无货,2022年大豆目前正处于上市期,目前该地毛粮暂无收购价格参考。

  种植结构:周边乡镇三分之二的地块种植大豆,仅有三分之一的地块是种植玉米。种植品种以东升系列为主,其中以东升19及东升22居多。大豆种植面积较21年增加三分之一左右。

  亩产:从亩产情况来看,目前已经上市的岗地大豆的亩产在300-350斤,较去年基本持平。

  质量:从质量上来看,东升19蛋白在38%-39%,较去年相比低2-3个蛋白,主要由于伏天该地比较干旱,所以当地大豆粒型偏小,虫口也相对校多,如按照目前的大豆质量来看,后续向中储粮交粮或有难度。另外今年大颗粒黄豆偏少,从贸易商所收的7吨货源来看,基本上提不出大粒粮,在目前情况下,贸易商预计大粒粮预计较一般商品粮高0.2元左右,而去年价差在0.1元。但大豆干度较好,目前水分在11%-12%。

  补贴:当地农户多为散户,不享受轮作补贴(轮作补贴一般给合作社或者大户)。

  该地粮源以销山东、沈阳、开原、北京等市场为主,以豆制品加工厂为主。另外虽然该地玉米种植比重偏低,但因玉米开秤价格较高,贸易商在做大豆的同时也意向存储玉米,对玉米的价格也有比较高的期待。

  9月19日下午,企业2。

  目前三道镇暂未有新季大豆上市,由于近两日风大,但没有下霜,预计3-4日后该地大豆可集中上市。

  该贸易商近日走访该地20多家粮点,从粮点的交流结果来看,该地大豆蛋白普遍在37%-38%,蛋白39.5%以上蛋白的粮算是优质大豆,目前来看亩产在300-350斤。

  从贸易商心态来看,收购意向一般。新粮蛋白偏低,下游接受程度或稍显一般,目前下游厂家多有陈豆库存,预计库存在20 -30天。另外新豆上市后,需要有20天左右的沉淀时间,才能更好用,所以贸易商多在等待,并不急于出手。

  由于近两年进口大豆替代国产大豆的情况比较明显,导致贸易商操作比较困难,贸易商以做现货贸易为主,期限套利模式操作较少,利润空间也比较有限,一吨粮只有几十元的利润。对于新豆行情仍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后续因素首先是看中储粮的收购价格,其次是看农户的售粮意向,还需关注下游企业的需求情况,预计2022年贸易商较难操作。

  企业3

  海伦伦河镇大豆上市时间为9月6日,上市时间偏早,已过集中上市期。海伦,起初为少量二类芽豆,因各地贸易商均去该地抢粮,所以价格偏高,毛粮收购价格在3.00-3.15元,9月8日前伦河粮点日上货量100吨左右。9月8日后伦河大豆正式集中放量,贸易商收购后以随收随走为主,目前库存维持低位,贸易商库存200吨稍过,等北部大豆集中上市后在进行收购。伦河大豆上市时间早,也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对农户有较强的吸引力。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早熟品种为“龙豆3”,产量为7000-8000斤每墒,其毛粮收购价较东升系列品种低0.07元左右,但东升系列每墒产量在4500-5000斤,每墒收入差距在8000元左右。虽然“龙豆3”蛋白偏低,但产量高,所以伦河明年可能继续扩种该品种。

  新季大豆目前也存在蛋白偏低的问题,但因伦河大豆最先上市,下游补货情况尚可,据调研粮点反映,自新季大豆上市后贸易商外发装车量并未减少。

  企业4

  该公司采取期限结合的模式进行操作,对市场的把控更强。认为对后续市场的掌握需把握好节奏,新粮集中上市,中储粮的收购价格对市场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黑龙江大豆产量较去年增加200多万吨,市场如何消化增加的数量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进口大豆替代大量的国产豆市场,对进口大豆的流入食品领域的现象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管理,国产大豆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新季大豆供应端的情况就比较明显了。未来大豆存在操作的空间,但需找到适合自己的心里接受程度的位置操作,好的心里状态也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5

  海北镇大豆尚未集中上市,贸易商在伦河及周边乡镇少量收购大豆,但所收购大豆蛋白并不理想,目前超40%蛋白的大豆货源量较少,贸易商快速销售手中的货源后市场采取观望之态,等大豆集中上市后,做进一步的打算。

  从先期收购的大豆来看,大粒的出成率在10%-15%,而去年达到40%-50%,贸易商仅靠商品大豆并不能挣到钱,大粒的出货多少才是利润的关键。贸易商目前对市场暂采取观望的态度。

  海伦的大豆除蛋白偏低这一普遍的现象之外,大豆的外观、完整粒率方面均相对较好,预计3-4日后该地大豆集中上市,预计毛粮收购价格或略显松动。

  企业6

  北安赵光镇,从种植面积来看去年当地大豆与玉米的种植比重为5:5,而今年大豆玉米的种植比重为7:3,2022年在“扩大豆”的背景下,大豆种植面积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大豆的生产者补贴高于玉米,因此在上报种植面积时,大豆的种植面积会存在多报的情况。

  从种植成本来看,今年租地成本偏高,每墒地在11000左右,化肥成本每墒较去年增加400-500元,因油价上涨每亩的收割成本预计由21年的30元左右上涨至50元左右。

  赵光农场的种植成本较一般农户的种植成本还要更高一些,农场机械化水平更高,管理方面也高于其他农散户。农场的大豆种植成本预计达,到16000每墒。

  赵光农场少部分廉队开收,亩产最高的在430斤,最低的在380斤,平均亩产预计在400斤上下。蛋白也相对偏低,但粮版预计较好,虫口少,当地品种以1152、东升17、东升7为主。

  赵光镇粮点8家,大部分粮点粮以外销为主部分销往海伦和豆制品厂。虽然九三油脂及北安象屿在北安都有分厂但采购量相对不大,2021年北安象屿的大豆收购量在4万吨左右。

  今年种植成本增加比较明显,在上市之初农户或考虑种植成本问题低价卖粮的意向一般。

  企业7

  克东县今年大豆的种植面积也出现增加,大豆玉米的种植比重由去年的0.35:0.65,而2022年的种植比重恰好相反。

  当地大豆种植品种以东升系列为主,当地大豆尚未上市,预计月底上市或比较集中。单产方面预计在400斤左右,蛋白看来较去年也出现下降,个别低洼地块可能有高蛋白的大豆出现,但预计此部分地块不足三分之一。

  针对大豆蛋白普遍偏低的问题我们也寻问了贸易商下游需求端的接受情况,贸易商反映需求端在2021年本身就偏弱,但是类似干豆腐及腐竹企业该采购东北黄豆还得采购。需求端可能在新粮上市之初稍显观望,后续或逐步被动接受。

  该贸易商年经营大豆3000吨左右,玉米2万来吨,在资金方面经营玉米使用第三方资金的情况较多,但大豆行业中却不太常见。在大豆操作中也只选取只做现货的模式,期限

  套保的情况并不常见。

  对于新季大豆的开秤价格也是暂考虑成本方面,农户低于成本低价售粮的意向也稍显一般。

  企业8

  企业情况:企业正式成立5年左右,具备筛选等设备(四层塔)。前年贸易量为13000吨,但是去年7000吨。下游主要是河北等地的批发市场及豆腐厂,企业负责人称,目前下游市场的行情也不是很好,今年不少小作坊模式的豆制品加工点倒闭,对黄豆的需求有一定额影响。企业还有部分21年商品豆(1152)。

  种植面积: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据了解,大豆约占60%,玉米占40%。

  种植成本:地租800元/亩,如果自己种,未包地,整体成本约为1050元/亩。农户的最终利润可能就剩248元的补贴款,如果轮种还可能在增加此部分收入。

  上市时间:周边农户已陆续开始收割早熟豆,预计周边贸易商预计三到五天后开始收割。

  量质及产量:新季大豆结果期雨水少,周边新季大豆粮质较好(虫孔较少),普遍蛋白含量低,约为38%-39%,东升22为主,该品种蛋白含量比其他品种稍高。周边单产约为250-300斤/亩。不仅大豆,周边新季玉米的容重也比较低。

  价格:预计价格为2.8-2.9元/斤,过年之后可能会稍微上涨,但认为整体价格不会过高,主要是蛋白低。而蛋白为34%-36%的大豆,只能做油料,价格更低,认为可能最少便宜0.1元/斤。利润一般为0.02-0.03元/斤。周边也有沃豆5号系列,该品种蛋白偏低,预期较均价便宜0.05-0.1元/斤。而东升系列高的,预计可以较市场均价高0.05-0.1元/斤。

  企业9

  企业情况:该企业总仓容24万吨,拜访的地点目前是厦门国贸的资管库,企业在甘南及本县其他地区还有其他仓库。企业与厦门国贸以合作一年多。之前只做玉米代收代储业务(国储),今年已新建库点做大豆代收代储,企业自身也会有常规的购销业务,流量预计要做到大豆20万吨(自主经营),玉米40万吨(与厦门国贸合作)。企业负责人反应,今年是玉米去库存程度最大的年度。企业还有玉米库存,但是都已经签订合同,主要下游是深加工企业,今日某大型味精企业还在向企业咨询是否还有粮。

  种植面积:大豆大约占70%。

  种植成本:800-900元/亩,去年500-600元/亩

  粮质及产量:新季大豆没有大粒,规格远小于往年。蛋白普遍偏低,较往年低2%-3%,据了解,蛋白40%以上的几乎没有。认为今年市场不会缺粮,后期采购也会偏向蛋白稍低的中端品种。

  上市时间:大约十天以后大量上市,当地的集中卖粮时间为12月左右。但是调研当日该地区有降雨,预计收割时间会延后2-3天,否则将导致新季作物出现花脸等现象。

  其他费用:玉米的烘干费用大概70元/吨,仓储费最高时大约50元/吨。

  需求:该企业的下游主要是云贵川的市场经销商、酱油厂。近期已经与益海嘉里、海天等大企业对接,正在促成合作。据企业负责人反应,目前下游市场的行情很不好,像是重庆那边不少小作坊模式的豆制品(豆干)加工厂倒闭,对黄豆的需求有一定影响。企业目前正在对接下游酱油厂等需求方,后期的采购模式也是以订单模式为主。部分下游深加工企业有账期,账期一般在15-30天,中小贸易商无法接受,但是该企业有资金优势,可以接受账期。

(文章来源:东兴期货)

文章来源:东兴期货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锦州信息港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生活百科、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锦州信息港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